College X的X,是羅馬數字的「10」,是英文字母未知數的「X」,暗喻著跨域整合的無限可能(出自《成大事》)
透過教育,培養引領臺灣成長的關鍵力量
創校90年,成功大學貼緊臺灣社會脈動,在篤實學風的熏習下,持續培育各種優秀人才,包括土木、水利、建築、測量與化工等領域工程師,從二戰後協助國家充實各項基礎建設、促成產業發展。成大人伴隨臺灣從未開發國家,大步邁向已開發國家,成為一股引領臺灣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關鍵力量,在《遠見》企業最愛大學生排行榜中,自2015年起成大連續七年高掛榜首。
貼緊時代脈動,拓展更全面的教育,回應社會需求
1931年以工學院起家的成大,隨著社會需求與脈動,陸續增設許多系所,在擴展各學院的同時,成大也醞釀出自我的思考——「科技不能單純是科技,更要強化人文底蘊」!因而發展人文社科領域,增設電機資訊學院、規劃與設計學院、社會科學院等等。
1983年醫學院成立,實現成大人與南臺灣民眾多年的夙願。創院院長黃崑巖曾說:「成為醫師之前,先成為一個人。」強調將「人」帶回醫學,醫人而非醫病,要成大人成為一個有力量、能為社稷扛起重擔的知識份子,讓成醫擁有強烈的「服務社會、照顧弱勢」色彩。
「藏行顯光,成就共好」的信念,深切烙印於每一位成大人心中,成為成大90週年的核心。教育的目的是什麼?成大教務長王育民指出,「過去成大培養出優秀的人才,成為企業界的最愛,與社會產生很深的鏈結,但是未來是一個國際化世界,需要跨領域人才去帶動,如何鬆綁體制、突破藩籬、深化學習、做多面向的跨域,讓學生在校時就能意識社會問題,思考未來如何回應社會的需求與趨勢,這是成大現今的思考,也體現在我們的作為上。」
跨域與創新,為未來而預做準備
未來將是一個高速變化的時代,各領域的藩籬將逐漸打破,高等教育培育人才的方式也必須隨之改變。教務長王育民指出,除了培養學生「終身學習」的能力,成大也強調「跨領域學習」的重要性,為學生未來能回應時代的課題而預做準備,進而擁有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;在認識自身價值的前提下,成為一股推動社會前進的中流砥柱。
面對未來與未知,沒有人有把握!因此,成大透過體制的改變,創造探索的空間。創新在原來九大學院之外,成立全臺絕無僅有的跨域能力實作平臺——「第十個學院—College X」。這個X,是羅馬數字的「十」,也是英文字母未知數的「X」,暗喻著跨域整合的無限可能。這個跨域的平臺,是學校創造出的一個環境,透過多元的跨域主題,讓學生能提早接觸並思考現實社會可能發生的問題,並激盪出可解決的方案,無論是聯合國SDGs十七個永續發展指標、創意思考、社群行銷等都可以是課程主題。
同時藉由制度上的「微擾動」,形塑未來改變大學學習的樣態。舉例來說,一個場域實踐型的課程「踏溯臺南」,就是2017年首創的新通識課程,學生走出教室,用彈性的2到4天、共18個小時,實際走訪臺南、探索歷史演變與發展,從中思考自身與土地的關係,成為展開行動與城市互動的養份。教務長王育民肯定地說,這就是一個開端!「當學生進入場域後,實際了解居民的生活起居與需求,未來就可以去思考如何為社會做出有意義的事。」
成大念茲在茲思索──成為世界公民需要那些素養?藉由上百位老師與各系所的整合,讓學生透過議題與學群參與,深化面對未來世界所需的ABCDE五大能力素養:A—Analytic是分析,B—Brave是讓學生有勇氣去冒險與實踐,C—Communication是具備溝通與敘事能力,D—Design Thinking是擁有設計思維;E—Empathy是具備同理心,讓學生能終身擁有這五大能力,從深度思考問題的能力,進而解決問題、駕馭問題,並成爲帶領社會邁向共好的實質力量。
打破框架,成為一所具影響力的無邊界大學
對於未來,成大不斷思考「我們能為世界帶來什麼?」從制度到教學內涵更樂於挑戰自我,不斷打破固有框架,展開創新,過去各學院間大多涇渭分明、難以跨域,如今則是打開限制,將課程靈活調度,甚至突破框架,讓學生可以自己許願,提出想要學習的內容,例如「募課」的方式,這種彈性課程,無疑是一種「自主學習」的創新,上課的學生情緒積極而活潑,課後問卷反映學習很充實、超過九成學生很期待再次參與該類課程。這種創新課程跟傳統框架中課程的反應相當不同,不僅深受學生喜愛,對老師也是一種鼓舞。
如同前教務長湯銘哲教授受訪時所說,「近年來,明顯感受到成大散發出的新氣象」就連許多返校的傑出校友,也對成大的新氣象與活力津津樂道。
「未來,成大更要走向無邊界大學,藉由線上課程將成大精神傳遞到全世界,也將全世界帶進臺灣。」教育長王育民說。
走出去,學習的邊界已被淡化甚至打破,成大早已超越一流大學與頂尖大學的思維,不斷自我挑戰,打破固有學習方式,目光如炬,放眼未來,持續創新,鏈結地方城市與國家社會,帶著為臺灣與世界培育英才的使命感,成為引領世界成就共好的堅定力量。
成大醫學院創院院長黃崑巖,讓成醫擁有強烈的「服務社會、照顧弱勢」色彩(天下雜誌提供)
「踏溯臺南︱漁鹽台江」課程,學生體驗推鹽(成大College X提供)
2020年南科AI——ROBOT自造基地(成大College X提供)
2021年教育部苗圃計畫(成大College X提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