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0年學生騎機車於小西門前(成博蒐集整理,非典藏 / 翻拍自69級畢冊)

1970

率風氣之先,保留小西門,啟動對文化資產的保護行動

為保存文化資產,並呼應國際間對文化資產的保護趨勢,臺灣自1982年公布施行《文化資產保存法》。早於政府頒訂法規前,成功大學已率風氣之先,於1960年代啟動對歷史古蹟的搶救與保護。

隨著城市發展,都市的擴張與建設,往往會與古蹟的保護產生衝突。1967年臺南市政府為了拓寬道路,決定拆除座落於逢甲路的小西門,聽聞此事,歷史系與建築系師生積極為小西門奔走,具都市計畫專業的羅雲平校長也協助派員與市府溝通,經歷數次與當時林錫山市長(成大建築系校友)的溝通,終於在1969年取得同意,開始一磚一瓦紀錄搬遷,並重築於光復校區。

1970年小西門順利遷址,坐落於原本小東門城門遺址的城垣遺跡上。這座清乾隆時期,以「三合土傳統夯土工法」築成的城牆,古城與舊城垣一氣呵成,守住見證先民歲月的歷史遺跡,也展開成大對文化資產的保護行動,對臺南古城的追憶與護持。

1981年小西門校景(成博蒐集整理,非典藏 / 翻拍自70級畢冊)

1983年小西門校景(成博蒐集整理,非典藏 / 翻拍自72級畢冊)

1985年化工系學生於小西門前留影(成博蒐集整理,非典藏 / 翻拍自74級畢冊)

arrow-left

1966

光復校區涵養自由學風,啟發獨立思考與思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