鑽進微粒子世界,探索浩瀚宇宙

/ 丁肇中 /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

物理學巨擘丁肇中博士,於1976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,成為首位以中文演說的得獎人;他讓臺灣進入世界最前緣的太空科學研究計畫,傾注一生的研究能量,探索未知宇宙。

展現物理與數學天分,僅花3年取得博士學位

出生於美國密西根大學(University of Michigan)附屬醫院的丁肇中博士,大學之前成長於臺灣,在臺中大同小學、臺北建國中學就讀,曾於1955年至1956年就讀省立工學院機械工程系一年級。在求學期間,丁肇中博士感念王先鎔教授、朗隸教授及趙少鐵教授在物理及數學方面對他的指導,丁教授直到現在還記得他們,記得師長經常鼓勵他;此外,學機械卻醉心於中國歷史的他,也很感謝中文系施之勉教授的教導,讓他有鑑往知來的歷史觀。

1956年,丁肇中博士轉往美國密西根大學(University of Michigan)進修,不會畫工程圖的他,在物理及數學展現天分,所以選擇從機械工程系轉讀物理及數學系。他天分極高,三年內拿到雙學士學位,不僅跳級念研究所、領取獎學金,並在學校支持下免試專心寫論文,僅再花短短三年,即於1962年取得物理學博士學位。

發現超長壽命J粒子,轟動物理界

潛心研究物理的丁肇中博士,專注投入在粒子世界。1974年11月11日,他率領研究團隊宣布發現「J粒子」,紐約時報並以「11月革命」為標題,報導了這件轟動物理界的大事!同日,另一個由里克特(Burton Richter)領導的研究團隊也宣布發現同樣的粒子,命名為「Ψ」,於是此粒子被命名為「J/Ψ粒子」,是唯一擁有兩個字母的粒子;丁肇中博士與里克特也於 1976 年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。

對於獲獎,丁肇中博士表示:「物理是實驗科學和理論科學同時並行的,任何理論沒有實驗證明是沒有意義的,當實驗推翻了理論以後,才能產生新的理論,實驗可以推翻理論,理論是無法推翻實驗的。」

丁肇中博士分享「J粒子」的特別之處:「它的壽命是其他粒子的1萬倍,就像你發現某個村落的居民,平均壽命不是100歲左右,而是100萬歲左右。」這項發現大大增進了人類對物理學的知識,導引粒子物理學走入新方向,並翻新人類對宇宙生成的認知。

探索宇宙,開啟太空磁譜儀計畫

自1995年起至2028年止,丁肇中博士主持一項為期33年在國際太空站上的重大國際合作——「太空磁譜儀實驗」,展開宇宙射線高能帶電粒子的精確偵測,探測各種宇宙線的來源與特性,包括暗物質及反物質。此實驗由16個國家共同合作,在丁肇中博士的促成下,包括成大、中央研究院及中山科學院與國家太空中心都參與其中,讓臺灣科學研究發展與全世界最先進的計畫接軌。

丁肇中博士的成就,是物理人的標竿,他勉勵後輩:「興趣和天分一樣重要!」想走在物理學的路上,光是聰明有天分還不夠,一定要對物理有濃厚的興趣,「你眼中只能有物理,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!」深深的鑽研進去,窮盡一生投入研究而不厭煩。(圖片來源:丁肇中提供)

成大人 |
成大系級 |
成就榮耀 |

丁肇中

機械工程學系48級(1955年入學,在校1年)

・1962年取得美國密西根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。

・1976年榮獲諾貝爾物理獎及美國政府Lawrence獎。

・1977年起擔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Thomas Dudley Cabot教授。

・1983年起負責歐洲核子物理研究中心(CERN)正負電子對撞機(LEP)L3實驗組。

・1995年起擔任美國政府能源部(DOE)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(NASA)太空磁譜儀(AMS)計畫總主持人。

・2001年獲頒成功大學「校友傑出成就獎」。

・擔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、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、前蘇聯科學院院士、俄羅斯科學院院士、中國科學院院士、西班牙科學院院士、德國科學院院士、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等。

丁肇中 / 機械工程學系48級(1955年入學,在校1年)

・1962年取得美國密西根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。

・1976年榮獲諾貝爾物理獎及美國政府Lawrence獎。

・1977年起擔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Thomas Dudley Cabot教授。

・1983年起負責歐洲核子物理研究中心(CERN)正負電子對撞機 (LEP)L3實驗組。

・1995年起擔任美國政府能源部(DOE)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(NASA)太空磁譜儀(AMS)計畫總主持人。

・2001年獲頒成功大學「校友傑出成就獎」。

・擔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、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、前蘇聯科學院院士、俄羅斯科學院院士、中國科學院院士、西班牙科學院院士、德國科學院院士、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等。

arrow-left
成大建築系47級

漢寶德

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創館館長
機械工程學系碩士51級

夏漢民

前成大校長
arrow-righ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