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學治校,見證成大九十年蛻變

/ 馬哲儒 / 前成大校長

馬哲儒校長在1970年從美國深造回到成大任教、擔任工學院院長及校長,為人幽默風趣,為成功大學擴建校地、興建校舍,更制訂校長遴選辦法,與成大結緣超過半世紀。

沒有貴重儀器,也能完成世界級研究

成大前校長馬哲儒與成大同樣誕生於1931年,畢業於臺灣省立工學院化學工程系(成大前身),回憶在成大的求學時光,馬哲儒校長說:「師長待人誠懇,做事認真負責,我學到積極進取的態度和動手、用腦的本領。」

自成大畢業後,他先後在美國維納諾瓦大學(Villanova University)及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(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)化工系取得碩博士,研究領域主要是單成分系統液體表面上的蒸發與冷凝,修正過去學者對蒸發與冷凝係數的誤解,並實驗證實水及其他常用液體的正確值應接近於1.0。

他還發展以柱狀噴流束來測定經由液/氣界面的質量與熱量傳送速率的實驗技巧,克服了傳統量測的困難,改善化工製程的基本設計。他謙稱:「我的研究對工業貢獻不大。我最得意的是,我沒有貴重的儀器,大多為自製而可以得到世界級的結果。」

訂校長遴選辦法,為成大找掌舵人

校園環境的增建,創造學習質量的改變。馬哲儒校長在1988年到1994年出任成大校長銳意改革,向中央政府積極爭取經費,在自強校區興建化工系、電機系、機械系與造船系等四棟系館,並陸續增購成大安南校區,使校地增加一倍,更造就日後興建世界第2、亞洲最大的水工試驗場,成就水工所的發展。

臺灣解嚴後,大學爭取學術自由風氣與校園民主甚殷,1993年馬哲儒校長在任內制定了校長遴選辦法,明訂校長候選人應具備的10項條件,例如曾任教授5年、有3年以上教育或學術行政經驗、須放棄他國國籍及政黨與宗教兼職等,為成大籌謀未來的掌舵者。回想當年,他謙和表示:「我自問不是一個幹練的人,但能夠讓能力比我強的同仁安心投入校務與研究發展。當時社會快速變化,或許正需要像我這樣的人主持校務,等步入新時代,就該適時交棒。而且社會的氛圍也趨向民選校長,我參考國內多所大學的校長遴選經驗,適當調整,讓校長遴選辦法更加完備。」

對成大發展功勳卓著的馬哲儒校長,也是成大第一位獲得講座教授殊榮的教授,2002年退休獲頒名譽教授後,仍有個人研究室及執行研究計畫的禮遇。他退而不休,時常到系館研究室走動,心繫成大,被暱稱為「永不畢業的學生」,直到近年才因年事已高而鮮少回到校園。

筆耕不輟,傳遞科普新知

為人幽默風趣的馬哲儒校長愛說小故事,而且還有一支好筆,經常為報刊雜誌撰寫科普及教育領域的文章,後來收錄成《大自然的規律》、《樹人存稿》等書。

退休後,他接任國科會《科學發展》月刊總編輯,負責每期邀稿,並撰寫「編者的話」,直到2018年、87歲高齡時才停筆。因為常向人邀稿,他笑稱自己變成「手心向上的人」,別人看到他都想躲得遠遠的。他說:「不管年紀多大,能做一個對社會還有點用的人總是好事。」馬哲儒校長的風範,正是成大成就共好的典範!(圖片來源:成大博物館提供)

成大人 |
成大系級 |
成就榮耀 |

馬哲儒

化學工程學系43級

・1981年擔任成功大學工學院院長。

・1984年獲教育部工科學術獎。

・1985年獲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傑出學者獎。

・1985-1986年、1987-1988年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。

・1994年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傑出工程校友。

・1997年獲斐陶斐榮譽學會傑出成就獎。

・1988年-1994年擔任成功大學校長。

・2001年獲頒成功大學名譽教授、成大第一位講座教授。

・2008年獲中國化學工程學會工程獎章。

馬哲儒 / 化學工程學系43級

・1981年擔任成功大學工學院院長。

・1984年獲教育部工科學術獎。

・1985年獲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傑出學者獎。

・1985~1986年、1987~1988年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。

・1994年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傑出工程校友。

・1997年獲斐陶斐榮譽學會傑出成就獎。

・1988年~1994年擔任成功大學校長。

・2001年獲頒成功大學名譽教授、成大第一位講座教授。

・2008年獲中國化學工程學會工程獎章。

arrow-left
臺南高等工業學校機械科第11屆

馬學坤

台灣原料行董事長
機械工程學系45級

朱兆凡

中央研究院第院士
arrow-righ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