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因位處氣候宜人的亞熱帶,在70年代經濟起飛之際,有非常盛產的作物銷往國外,為台灣攢下了可觀的外匯存底,例如香蕉、洋菇、蘆筍、甘蔗等,都曾在國際市場叱吒風雲,蘭花也是其中之一。然而,隨著代工業的興起及農業的沒落,多項經濟作物的產量都大不如前,唯有蘭花依舊在幾十年間的全球市占率上維持優異表現,甚至出現過第二波、第三波的高峰。為了深入了解台灣蘭花產業的發展現況,雙乘論壇第五場系列講座,邀請成大生科系陳虹樺特聘教授、清大生科系暨辜嚴倬雲植物保種基金會執行長李家維教授,以及帶著台灣仙履蘭協會高紀清理事長,一起來聊聊蘭花的過去與未來。
銷往五大洲的蘭花,打的是世界盃
「自2005年起,蘭花每年都增加20%左右的外銷金額,表現令人驚豔。」熱愛蘭花之美的成大特聘教授陳虹樺,投入蘭花基因定序研究已有20多年,在成功大學的支持下,結合多位生科系、熱帶植物科學研究所的專業教授,成立蘭花研發中心,並與台糖、台電、中油等國營單位合作,一起為延續台灣蘭花王國的美名貢獻心力。
陳教授表示,2005年是台灣蘭花外銷歷程中非常關鍵的一年,因為在防檢局及外交部等各單位的通力合作下,2004年7月與美國簽訂了「臺灣附帶栽培介質植物工作計畫」,蘭花終於能夠以附帶栽培介質的方式外銷,大大降低折損率,可以健康地輸出,到了當地之後花期也能維持比較久,因此2005年台灣蘭花在美國市占率便一口氣從48%成長至68%,獨霸領先地位。
除了美國市場之外,全球五大洲也都看得到台灣蘭花的蹤影。陳教授直言,蘭花從種子、根莖、成花等都是產品,而且現在的蘭農普遍在無菌環境中生產,是非常嚴謹且乾淨的新型農業,有實力打世界盃。
物種多樣性相當豐富的蘭花,不只具有觀賞價值,也有實際用途。例如石斛類的鐵皮石斛,以及天麻、香莢蘭等,在中醫領域被視為珍貴藥品;香氣十足的貝莉娜蝴蝶蘭,則適合用來提煉精油。2013年起成大蘭花研發中心推出了一系列的蘭花保養品,包含精油、香水、面膜、護手霜;2014年,成大蘭花研發中心更進一步跨入食品領域,將蘭花香味入酒,大大開拓了蘭花的未來發展性。
蘭花種類繁多,還有許多未知的領域等著一一突破,陳教授不辭辛勞投入時間心力在蘭花的基因體解碼研究上,期待日後能解密更多蘭花的演化歷程,讓台灣持續穩坐蘭花王國寶座。
從索羅門群島帶回珍貴的龍爪蘭
接棒上場的清大生科系教授李家維,多年來為了保留全世界的植物物種而四處奔走,今天更特別帶來2017年4、5月他帶領團隊前往索羅門群島進行跨國植物資源調查的寶貴經驗。「我們總共帶回了5千多個植物活體、4萬5千份乾燥植物、成果豐碩。最重要的是,我們在馬基拉島上發現了過去只能在圖鑑中見到的英聖龍爪蘭群體。」李教授表示,索羅門群島位在南太平洋的赤道上,因為島嶼林立且大多都未經開發,保留了許多物種。經評估,在這個由近千座島嶼組成的國家之中,有超過5百種蘭花,其中就有20世紀初被英國科學家手繪紀錄下來的英聖龍爪蘭。
經過跋山涉水的尋找,李教授團隊總算在馬基拉島上發現欣欣向榮的龍爪蘭,帶回台灣之後也成功復育了60顆小苗,為保育瀕臨滅絕的珍貴物種做出了極大貢獻。除此之外,李教授還在索羅門群島發現巨大的金線蓮,目前正在做培育及研究。
這麼多的珍稀物種,要全部帶回台灣並不容易,因此李教授團隊在索羅門群島建了一個大型溫室,將5年25位學者蒐集而來的成果都放在裡面。可惜的是,2019年台灣與索國斷交,導致溫室如今也荒廢了。
「蘭花的培育很不容易,不少物種甚至不行光合作用,需要靠真菌共生。」李教授強調,蘭花雖然種類很多、數量也不少,但其實相當嬌貴,像是他在北大武山發現的世界新種──「紅衣指柱蘭」,還沒正式發布命名,就被莫拉克颱風所造成的土石滑坡掩埋了。幸而隔兩年又發現一株,如今在台中的自然科學博物館。
有了科學加持,蘭花王國將再現榮光
在論壇尾聲的問答階段,有不少現場及線上的觀眾提出疑惑,兩位教授及高理事長都一一給予解答,在回應的過程中不難看出3位專家對台灣蘭花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,尤其是在多元應用及加工品研發這一塊,陳教授就帶了貝莉娜蝴蝶蘭的加工品送給現場觀眾,讓大家能親身感受蘭花的濃郁香氣。
蘭花在世界各地都相當受到歡迎與喜愛,如今,蘭花已跟人類生活緊密連結,觀賞、藥用、保養各層面都有長足發展,相信今後在科學技術的幫助下,會陸續出現更多蘭花所帶來的驚奇。
新聞報導:https://web.ncku.edu.tw/p/406-1000-229448,r3095.php?Lang=zh-tw